他曾遍訪鄉(xiāng)村,研究并整理民間藝術,將民間藝人視作自己的藝術母親;他從傳統(tǒng)藝術中汲取養(yǎng)分,創(chuàng)造出自己獨特的藝術形象。
10月26日下午,著名藝術家、中國實驗藝術領軍人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呂勝中逝世,享年70歲。
↑呂勝中
呂勝中生于1952年,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,碩士、博士生導師。2004年起,呂勝中受學校委托創(chuàng)辦并執(zhí)教中央美術學院的實驗藝術(工作室)系,之后幾乎將全部精力投入新專業(yè)學科的搭建、以及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教學引領之中。將傳統(tǒng)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考察、當代的創(chuàng)作方法、材料與圖像研究和呈現(xiàn),融匯為中國新實驗藝術教育譜系。
2014年,中央美術學院正式成立實驗藝術學院,呂勝中任首任院長。
↑呂永中與陜北巧婆婆馬生蘭一起剪花花
呂勝中是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,一直致力于立足傳統(tǒng)、開拓當代語境。他以剪紙“小紅人”為基本表現(xiàn)符號,參加過1992年第九屆卡塞爾文獻展外圍展“相互認識”、1994年福岡第四屆亞洲美術展、1995年第一屆光州雙年展、2003年第五十屆威尼斯雙年展等。
↑15年之前的2007年,呂勝中曾參加了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開館展《85新潮:中國第一次當代藝術運動》,其作品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
1985年,呂勝中就開始深入到陜北的農(nóng)村采集民間的圖式和紋樣,考察當?shù)孛耖g美術的脈絡和觸摸民間美術的生命肌理。鄉(xiāng)野考察要收集實物、剪紙,對民俗事件還需要拍一些照片,當時有一個相機很奢侈。他就借了一臺相機,黑白膠卷,買彩色膠卷太奢侈,不舍得用。
呂勝中回憶:“當時讀研究生工資是40多元。反轉片40多元一卷,是一個月的工資,所以買膠卷都是計算著的,一般用黑白的膠卷,拍重要的地方才用彩卷?!?/span>
↑呂勝中像農(nóng)民親近土地一樣,用剪紙“小紅人”做出傳統(tǒng)藝術的當代表達
1984年,呂勝中從山東師范大學畢業(yè)來到中央美術學院學習,他對自己的要求是不能整天光玩新潮,學業(yè)不能放棄,要完成學業(yè),就要大量采風、調(diào)查。讀書期間他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農(nóng)村生活,但前衛(wèi)藝術的發(fā)展對他而言也極具誘惑力。
↑呂勝中郵票設計:T125《農(nóng)村風情》1988年
1988年開始,呂勝中在創(chuàng)作中突破了剪紙本身的二維繪畫性,開始走向縱深空間,積極參與對社會文化的深層討論當中,不拘泥于某一種形式,涉及到裝置、行為、影像等諸多方式。在呂勝中看來,這些形式,本就存在于民間。
1989年2月5日~2月19日,呂勝中作品《彳亍》參展了在中國當代美術史上具有“分水嶺”意義的《中國現(xiàn)代藝術展》。
↑呂勝中《彳亍》尺寸可變 裝置1988年
呂勝中在學院的環(huán)境中,以學院的工作方法和狀態(tài)介入到85新潮美術的大潮中去。這些年來,他的展覽一個接一個,從《生命——瞬間與永恒》到《招魂》再到《人墻》,小紅人一直是他的表達符號,這一“四肢張開、頂天立地”的符號也是媒體一貫解讀他的角度。
↑呂勝中《生命-瞬間與永恒》紙本繪畫
2000年之后,呂勝中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教學上,而擠在創(chuàng)作上的時間少之又少。呂勝中說:
“世上不缺好的藝術家和作品,實驗藝術的教學比弄幾件作品、做幾個個展更富意義。實驗藝術的每一個同學都知道,面對即將擁有的這個世界而不可回避,我們必須首先要回答自己——我是誰,并要告訴世界上所有的人:我們在世界,我們在中國,我們在北京,我們在美院,我們要擔當中國實驗藝術的責任與使命。作為一個新興的藝術專業(yè),與傳統(tǒng)的國、油、版、雕相比,實驗藝術系注重材料與語言的探索,試圖在現(xiàn)代藝術領域開拓新的天地?!?/span>
0
喜歡他,就推薦他上首頁吧^_^
0371-86068866
4008887269
cndesign@163.com
CND設計網(wǎng)(CNDESIGN)會員所發(fā)布展示的 “原創(chuàng)作品/文章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任何商業(yè)用途均需聯(lián)系作者。如未經(jīng)授權用作他處,作者將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Copyright ©2006-2019 CND設計網(wǎng)